图为公安机关在此次行动中查获的假药。
淀粉做的胶囊,冒充治疗白血病的昂贵进口药,险些让一名从医30多年的乡村医生丧命。
日前,公安机关破获一起跨省特大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案件,集假药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为一体的黑色产业链被一网打尽。这些假药瞄准重症患者,假冒市场畅销药品,不仅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还贻误了治疗时机,可谓“图财害命”。对这种黑心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淀粉胶囊冒充进口药物,乡村医生险丧命
56岁的徐某,是湖北省孝感市一名乡村医生。即便是他这样从医30多年的医药“内行”,也成了假药的受害者。
2008年,徐某被确诊患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要服用一种进口药物“格列卫”,每盒上万元。
2011年7月,徐某一位病友告诉他,可以在网上购买便宜的“格列卫”。徐某在网上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康泰医药公司销售“格列卫”,每盒价格仅需1600元。徐某如获至宝,立马与该公司的“肖经理”取得联系,并且从2011年7月开始,成了肖经理的固定客户,每月以1600元的价格从肖经理处网购一盒药。
2012年4月,徐某开始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对劲,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四肢无力。5月,他到医院复查,发现病情加重,面临生命危险。直到此时,他才开始怀疑药的质量问题。他掰开一粒网购“格列卫”胶囊,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十足的淀粉胶囊,肯定是假药。
制售假网络遍布全国,涉案总值6亿元
“这些假药看上去非常精致,从药粒到包装,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外盒上写的都是英文,普通消费者很难识别真假。”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潘锐告诉记者。
2012年11月,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该线索后,经过缜密侦查,查明2011年以来,谭某、李某犯罪团伙盘踞北京、哈尔滨等地,加工生产抗肿瘤类假药。他们以城乡结合部的民宅为掩护,设立地下窝点,从河南、江苏、云南等地购买假药原料、半成品和包装材料,加工包装后,通过“互联网+物流”的方式向全国销售,最终流向患者。
哈尔滨警方将案情上报至公安部,经过侦查,2013年4月19日,公安部组织18个省区市公安机关,一举摧毁了这个集假药原料供应、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特大犯罪团伙,缴获“易瑞沙”、“格列卫”、“特罗凯”等40余种假药7000余万粒(剂)、假药原料1.9吨,制假设备38台(套),以及胶囊、药瓶、药盒、说明书等假药包装材料,涉案总价值6亿元。
瞄准重症患者,专门假冒畅销药
据介绍,此次行动中,上海、江苏等地公安机关抓获的陆某、周某,分别利用其设立的化工厂、医药包装厂,非法向谭某、李某等犯罪团伙供应原料、半成品、药瓶等假药生产原材料;云南公安机关抓获的林某,则在云南、浙江等地委托印刷企业非法生产药品说明书、药盒等包装材料,长期向谭某、李某等犯罪团伙供货。河南公安机关抓获的刘某,长期在农村设立地下窝点,大量生产假药,系谭某、李某犯罪团伙的主要假药进货渠道。
“该团伙作案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目标人群中不乏重症患者。”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中队副大队长陈国军说,这正是利用了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尤其是患者被诊断出患有肿瘤、糖尿病、心脏病之后,诱骗患者及其家属倾其家财购药。一段时间后,如果患者病情不见好转,就将原因归于病情发现晚、患者体质弱等原因,结果导致患者不仅支付了昂贵的医药费,还造成病情恶化。
“低成本、高回报,丰厚的利润是犯罪分子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陈国军说,制售的假药都是市场上的畅销药,既包括价格昂贵的抗肿瘤药物,也有销量巨大的普通药物。有些抗肿瘤药物的销售价格达到5万元,可犯罪分子的制假成本仅仅十几元。
不法药店诊所利欲熏心进假药,网络成流通主渠道
行动中,各地公安机关还打掉了一大批不法药店、诊所。他们通过中间批发商或直接从谭某、李某等犯罪团伙处购买假药。
山东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在互联网上通过 QQ 群结识李某犯罪团伙中的骨干分子彭某,在明知对方没有药品经营资质、药品来路不明的情况下,仍大量购入“波利维”、“复方丹参滴丸”等药品,并在其自己开设的两家药店内公然销售。从事药品行业多年的齐齐哈尔市犯罪嫌疑人金某,为了牟取利益,私自篆刻医药公司印章,伪造药品出库单,向药店销售假药。
网络是这些假药流通的主要渠道。“物流托运单上留下的全部都是假名,上线和下线之间都不认识,给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带来了很大难度。”潘锐说,犯罪嫌疑人都拥有多个QQ聊天群,不定时地发布销售药品的信息,与买家达成意向后,利用物流公司发货或者通过管理较宽松的长途客车捎货进行售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打击假药犯罪工作力度,防止假药流入正规医药公司、药店。”哈尔滨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刘光宇说,针对当前制售假药犯罪活动的专业化、跨地域特点,公安机关将多警种、跨区域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公安机关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通过网络、私人等不正规的流通渠道购买药品,发现线索应积极投诉举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