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据肯定没有,现在公布的数据大多数也是个人感受,但是有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我记得去年申报想成立演出公司的人还很多,最繁忙时段感觉每天都有,而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申报了”。昨日,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证实,受“限制三公”影响,广东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不少演出公司停止运作。
今年下半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在提请人大代表审议和审查的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和计划报告中,对大兴节俭之风着墨甚多,要求“勤俭办一切事业”,并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差旅费、车辆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明确的要求。
如果身处北、上、广,或许暂时还未能感受到“演出数量骤降”这一事实,因为大中城市的商业演出仍如火如荼。但对演出行业而言,则明显感觉到了“变天”。
“大型晚会的主办方,几乎一半以上来自政府和国企,这样的说法绝对不过分”。一名在演艺公司工作了十年的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例如中国电信曾经花费两个亿在全国一百个城市举行一百场晚会回馈顾客,而如今这样的“大手笔”活动已很难见到了。而在一些三线城市,有不少市民发现连往年经典的“元宵晚会”、“端午活动”之类的传统节目都被取消。
此外,演出行业业态一直不太健康。此前,部分地方政府不计成本办晚会造成了明星出场费等演出行业成本居高不下,演出活动行业从本来依赖企业活动市场为主的模式转变成政府主导演出活动市场为主,而大量的地方政府演出活动造就了近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而今,“孩子”已经被惯坏,“金主”却突然撤场,这令不少演出公司陷入寒冬。
不过,也有演出公司称未受到影响。“我真没觉得有什么影响,市场形势倒像是越来越好”,广州一家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因为该公司长久以来以承接商业演出为主,并未对“政府饭”形成依赖,反而觉得公司如今效益越来越好。(记者 刘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