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穿白大褂,视察当地一所产科医院。
“免费看病 掏钱买药”,免费医疗只涉及基本医疗服务;俄高层多次就“取消免费医疗”传言辟谣
近日,一则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新闻的“俄罗斯消息”,令中国网民“惊呆了”:原来俄罗斯一直在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实际上,网上的消息并没有全景展现俄罗斯医疗的真实情况。
俄罗斯卫生部长斯克沃尔佐娃日前出席一场活动时表示,俄罗斯不会将免费医疗改为付费医疗,宪法保证每位俄罗斯公民均可在公立医院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她强调,这项条款现在不会变更,以后也不会改变。每位俄罗斯公民出生后便可享受所有包含在国家保障计划下的医疗服务。
此前,在俄罗斯境内,有关该国取消免费医疗的说法在网络上引发争议。为此,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多次出面辟谣。普京还专门呼吁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停止在取消免费医疗问题上的猜测。
上个月,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托皮林还在公开场合提议,应该取消俄罗斯失业者享受免费医疗的权利。他认为,这有助于打击所谓的“阴影工作”。托皮林解释说,一些“失业者”有隐性工作,有“黑色收入”,然而不纳税,也不缴纳社保,所以提议禁止其与正常纳税的公民那样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媒体称,即便总统、总理双双出面辟谣,但俄罗斯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担忧依然在持续。即使在国家政府机关内部,对此也存在不同意见。这或许就是俄罗斯卫生部长就这一问题公开表态的背景。
【焦点1】
宪法规定全民免费医疗
沿袭前苏联免费传统;资金来自医疗保险基金
俄罗斯老妪嘉琳娜尼古拉耶娃现年65岁,每月养老金8000卢布(约1500元人民币)。
今年1月,尼古拉耶娃的癫痫再次发作。“要不是及时到了医院,我肯定这次熬不过去了。”尼古拉耶娃对免费医疗充满感激。她说:“这不是空洞的赞扬,我说的是实情,而且我有资格来做出这样的判断——这25年来,我在医院的时间都赶上在家里的时间了。”
“全民免费医疗”,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中明文规定的公民权利。俄罗斯1993年通过的联邦宪法第41条规定:所有人都有保持健康和享有医疗帮助的权利。国家和市政医疗机关,必须依靠相应的预算、保险金和其他收入,为居民提供无偿的医疗帮助。
俄罗斯现有的免费医疗体系,是沿袭前苏联时代的做法。前苏联时期,免费医疗服务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为公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沿袭了免费医疗的传统。不过,鉴于经济实力有限,资金的主要来源改为医疗保险基金。
该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各企业、各机构按《俄联邦公民医疗保险法》规定缴纳的强制医疗保险费以及俄联邦预算中对强制医疗保险计划的拨款,其中各企业各机构缴纳的保险费用占强制医疗保险收入总额的90%以上。
根据2005年12月修订的俄《税典》,自2006年1月1日起,在职人员法定医疗保险费率为工资总额的3.1%,其中,1.1%入法定医疗保险联邦基金,2.0%入法定医疗保险地区基金。
【焦点2】
重病患者就医相当困难
国家不能全额负担其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令有工作的俄罗斯人无看病之忧,而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比如老人、儿童、残疾人、失业群体等,则由国家预算拨款单独承担。免费医疗的范围极广。根据1998年通过的《国家保障免费提供医疗计划》,急救、门诊看病、住院救治等,都是免费的。当然,牙医、 美容 等,是不包括在免费项目中的。
在俄罗斯,不是每个人都像尼古拉耶娃那样,对免费医疗充满感激之情。事实上,不满意的人可能更多。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今年7月30日曾指出,只有35.4%的俄罗斯人对本国的医疗体系表示满意。
不满意的原因很多,例如公立医院太少、医护人员短缺、看病要等很久时间、医疗水平有待提高等等。此外,重要的一点则是,看病虽然免费,买药却必须自己掏钱。
“虽然医生提供服务是免费的,不过买药大多数时候还是要自己花钱。”在华工作的俄罗斯公民康斯坦丁谢平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说,“门诊、医院也有药,可是国家给医院提供的免费药很少,大多数都是要自己去药店买。”
俄罗斯对于很多基础药品实施价格限制,但在华 生活 多年的谢平觉得,“买药也不便宜。我刚从俄罗斯回来,在俄罗斯的时候我感冒了,去拿了药。我专门比较了一下,同样的药,在俄罗斯比中国要贵。而且,药是越来越贵了。”
此外,俄罗斯免费医疗只涉及基本的、简单的医疗服务,很多复杂的医疗服务都需要付费。在俄罗斯,大病、重病患者就医仍然相当困难,国家不能全额负担这类人群的医疗费用。如果病人需要做大型手术或者进行昂贵的长期治疗,大部分时候需要额外付费。
【焦点3】
公立医院多排队 医生低薪
普京提出增加医务人员工资目标
据谢平介绍,“俄罗斯也有类似中国的户口系统,比方说,如果你不是莫斯科人,那除非有特别严重的病才会转院到莫斯科的医院。否则,只能是在当地医院就近看病。”
“莫斯科公立医院病人多、医生少。如果赶上什么大病,比如要做手术等,有时候要等上几个月,甚至等上两三年。排队情况太严重了。所以,如果病重的话,就没有了选择,只能去私立医院。”谢平说道。
谢平还以自己为例,谈到自己在俄罗斯就医的经历:因为耳朵出了一点问题,他先去了公立医院,结果发现排队的人特别多。而且,在当地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并非每天上班。疼得受不了了,他只好去了私立医院,一个小时就看好了。
在其看来,这样的情况很多。在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可能会选择去私立医院。
谢平了解到,在俄罗斯,公立医院的医生工资比较低,所以高水平的医生就流动到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