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公告称,专为巴西世界杯推出的运动商品中,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被检出含有毒化学物质。国际知名运动品牌为何如此不安全?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家长们在给孩子选购运动服装及儿童用品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期《天天315》与您共同关注。
央广网财经北京5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本周,一条新闻再度引发人们对运动品牌产品质量的担忧。专为巴西世界杯推出的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被检出含有毒化学物质。人们不禁要问,国际知名品牌为什么如此不安全?很快就到六一国际儿童节了,家长们也准备给孩子挑选服装、玩具等用品作为节日礼物。那么,在给孩子选购商品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今天的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服装学院材料学院龚岩副教授、北京中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星艳,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被检出的有毒物质属环境毒性
马上世界杯要到了,尤其夏天这个季节,大家要穿运动服还挺多的,尤其小朋友他们会更舒服一点,现在被曝出来的都是一线品牌,阿迪、耐克出了问题,我们就很担心,到底含有一些什么样的物质是有毒的,怎么界定?毒害有多大?请龚老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龚岩:毒是分等级的,这些曝光出来的有害物质,确实是在衣服中被检测出来有残余,但是这个毒是环境毒性,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比如说像甲醛,是对身体马上有伤害。绝大多数环境毒性是因为它在环境中不能降解,或者是因为它持续性的污染环境会导致生态或者生物的一些长效性的变化。像这个氟化物,如果用手去摸实际上对身体可能并没有多大伤害,但是由于这种物质长期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它在生物体内长期累计,会对生物体的繁衍和遗传造成一些致畸或者变化,是这样一种毒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有毒物质具体是怎么检出来的。就在世界杯商品热卖,运动品厂商们忙着为品牌造势的节骨眼,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采购的世界杯运动商品中,有81%的球鞋和35%的球衣被检测出含有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等有毒化学物质残留。龚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一下,这是环境的一个因素,并不是说可能你直接去接触它会产生毒害,而是潜伏的。
龚岩:这个毒性我们从生物毒理学上来分,有些属于强致癌性物质,比如甲醛,如果你生活在这样氛围里面,会导致细胞癌变,致癌、致畸,包括致敏。这种都是属于比较敏感的,接触了这个东西以后身体就有变化。除了这些以外,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地球会一直在变暖,为什么生物多样性慢慢的减少了?国际环保组织在这方面做一些研究,发现是因为我们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了某些不应该用的化学物质。所以这次这个事情曝光,首先我们要肯定这个数据一定有它的真实性,但另外一方面不要马上恐慌,认为对我们每一个人马上会有多大伤害,这些物质本身即使接触皮肤也不会马上造成伤害,但是要提醒产业界的企业家,还有包括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应该尽快采取措施能找到替代的化学品和物质来解决整体的问题。
直接接触伤害不大 关注但不必恐慌
具体的数据是今年的3月份到5月份采集到的,这个环保组织在中国、韩国、英国等16个国家(地区) 的品牌专卖店和品牌授权销售的商店,采购了阿迪达斯、耐克、彪马旗下的33件商品,包括足球鞋、球衣、守门员手套与官方用球,然后送往有资质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三家公司的所有商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足球鞋和超过一半的守门员手套被检出全氟辛酸。这么高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刚刚龚教授也特别提到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就存在这个问题,这些全球知名的大牌是否负有主要的责任?
张星艳:其实刚才龚老师也说过这个问题,这个东西在我们国家法律上可能没有被明令禁止,包括在生产供应和标准里可能也不是被明令禁止的,所以他们都还在继续使用当中。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替代它的成分。但是刚才龚老师也揭示了,这个东西通过直接接触不会对人体有太大的伤害,它只是对环境的影响比较恶劣一些,所以我觉得可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区分对待。
为什么现在不断的被曝出来这些问题,但是还是在使用这些含有毒物质的化学制剂?
龚岩:这个要从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首先这些化合物不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不光是服装产业,我们很多工业都是舶来主义,引进国外的设备、工艺,然后在中国生根发展,所以即使有些媒体评论好像一曝光就是Made In China,其实是由国外的技术引进,在中国使用,并不是我们自己创造这样一个有害工艺。第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使是在50、60年代的欧美可能他有生产线的时候原来也是这样生产的,近几年由于环境的问题,倒逼我们去反思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然后越来越多去关系这种长效的安全。可能单纯拿这个全氟化合物去做人体实验,短期内是看不到损伤的,一定是长期的,所以我们既要引起关注,同时也不要过于恐慌,更多的是应该通过这个信息提醒企业和国家的相关机构尽快采取措施,提升标准和技术。
阿迪2011年曾公开承诺生产过程淘汰有毒物质
我国还没有明令禁止,但是现在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将一些全氟化合物列入限制使用名单。据环保组织内部人士表示,阿迪达斯等公司在2011年公开承诺在生产过程中淘汰有毒有害物质,但跟其它十几个做出去毒承诺的品牌相比,阿迪达斯在行动上远远落后于人。这是什么原因?
张星艳:我觉得这个首先是一个企业的诚信度的问题。生产企业对于诚信度看得应该是比较重的,所以我认为阿迪对于控制和检测这个有害物质方面还是缺乏有效的举措,它没有实施行动,而是只是做了一个口头表示。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因为阿迪没有对消费者,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消费者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同样的标准适用于它的生产。
这里我们要提醒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企业,虽然它是个大牌,但是它的做法就是这样的,今后您在选择的时候要自己来掂量一下。阿迪和耐克在足球用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80%,中国不仅是这两家企业主要的海外生产基地,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仅2013年,阿迪达斯在华的年销售额就超过16亿欧元。此次检测的样品有近一半都产自中国。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龚岩:因为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不光是服装,很多产业都在中国生产。这个时候我倒要让大家来再深思一个问题,一件产品残存的有毒物质实际上对于生产过程来说它的量是少的,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可能要用更多的化学制剂,然后才会有那么一点衣服上的残余,所以真正更受伤的是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产这个过程。但是反观销售价格,我们都知道微笑曲线,中国是在微笑曲线最下端,我们可能做一件衣服只赚不到1/10的钱,但是品牌端赚到了非常大的一块利润。生产端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也会忽视环保的问题。有一定的利润大家就会重视研发和新技术的使用,这是我们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环保组织要求阿迪等品牌公布生产厂家
环保人士表示,"全世界的球迷和消费者都不应该为这些体育大牌的污染行为买单。"相关环保组织表示,将敦促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品牌尽快公布其供应商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信息,制定详细时间表和有具体细则的全氟化合物淘汰方案,为公众提供真正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产品。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我们提到这些大牌子的产品比同类的一些国产品牌要贵很多,所以消费者选择的时候可能是冲着是不是我多花点钱就能买个安全,而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我们到底怎么来区别呢?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在这方面不要受到伤害?
龚岩:消费者来识别这个肯定是比较难的。但是,环保组织要求这些品牌公司把它的生产厂家告诉公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大家都知道生产是在中国,但具体是哪家厂子供应哪个品牌,大家不知道,这种情况下,一味由品牌商来主管话语权就会影响生产厂工艺的提高和积极性,换句话说就是缺乏一个第三方监管的眼睛。当我们知道它的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的时候,公众的监管能力,包括生产厂家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也会提高。
服装质量存监管空白
对于像服装这种商品的安全性等技术指标的检测,我们国家有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或专门的检测机构来监督?
张星艳:据我了解,现在我国服装质量的监控主要是由企业经营运作过程当中一种自我质量监控,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和要求,国家强制性的抽检及工商抽检由两个部分构成,有一部分大商场会要求你进驻我的时候出具一个第三方的检验报告,其他的一些商贸城,外贸城,我们经常见到的批发市场等等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对于这一块的检测是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放在那的,目前来说那么监管也就会出现一种真空的状态。
看来这个还得多管齐下,一方面我们呼吁相关的企业要有责任,另外我们的监管要跟上,当然我们消费者还是要投票的。从消费者来讲,大家也要学很多的方法,比如有消费者反映,买衣服的时候除了要看价钱和款式,还要看一看它的标注,就是它有一个安全级别,尤其那婴幼儿的服装可能产品的要求比较高。那么,消费者怎么来读懂服装的标签?
龚岩:其实我国这几年有一个GB18401这样一个生态安全标准。这个生态标志每年都在更新,也在不停增加检测项目,这个是强制性标准。这里面级别这样划分,A类是婴幼儿类,安全级别最高,指标最严格,限制最明确。第二个是B类,一般指贴身穿的一些内衣,包括贴身穿的一些衣服,比婴幼儿级别稍微宽松一点,但是相对而言也要求比较高。第三个是C类,就是我们大众穿的比如说外套,包括不贴身穿的这样一些衣服。
国家放开第三方检测
如果一些品牌服装的标签不规范,是不是也对消费者构成一些欺骗和误导?另外,如果大家不放心,有没有地方可以去检测这个东西?
张星艳:其实消费者就是通过标签对产品做出认知,我们通过标签来确认产品的性能以及它的一些规范,所以说如果标签标注的不规范,很显然对消费者就会构成一种误导。目前来说这个对于服装的这种检测,我觉得凡是具备这种检测能力的检验机构或者实验室都可以去做的,像龚老师他们服装学院也可以做的。
其实这些新闻也是通过不断的检测才被大家知道的。
龚岩:没错,其实包括这个国际环保组织,它也是联系了很多国际上的一些知名高校的实验室来做的。实际上国家有个政策,已经放开了第三方检测市场,只要你这个实验室通过国家的认可,然后它会有认证,这样的实验室就可以独立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
比如说我是消费者,我买了一件衣服,然后我觉得有问题,然后我就送到龚老师这个实验室去检测,比如说真的有问题,我可以怎么投诉呢?法律可以保护我吗?
张星艳:对,如果确实买到了不安全的产品,我们可以找经销商或者生产商去进行投诉,然后我们可以要求退货换货,如果造成身体损害还可以要求赔偿。
提示:新衣服用温水洗可去掉大多数有害物质
有消费者说他曾经做过服装的经营,在店里面呆着真的是头晕眼花的,最后也检测出可能是血液里面含了一些东西,这个可能就是眼前没有什么,但是也许它潜伏在你身体里了,比如二十年以后得了一种什么病,可能就是因为现在接触的一些服装,或者穿过一件什么衣服。所以接下来请龚老师给我们梳理一下,哪些环节可能使衣服携带一些毒素?怎么识别?比如说夏天我们穿的衣服,就说运动服吧,一个贴身都是大红大绿的,上面还有很多的装饰,我经常听说的就是会有金属的成份。另外,夏天可能还有一些衣服它打出的牌子是抗菌的成分,其实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身体有害吗?
龚岩:除了纺纱织布,现在的服装加工有很多新工艺,比如说上色工艺,定型工艺,还有进行一些后整理的工艺。这个过程中,比如我们要把颜料加上去,肯定要用一些胶,这个胶里面就有可能会有甲醛释放或者有机物释放,所以你闻到的很多味道往往不是颜料的味道就是胶的味道。另外,后整理是现在广泛在服装中使用的一种改良改新的方法,比如大家最熟知的抗皱整理,往往会有甲醛的残余和释放,所以在服装检测里甲醛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也是控制指标,特别对于A类、B类这样一些服装,国内的工商质监检查的很严。此外还有PH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酸性或者碱性物质,假设偏碱性的,皮肤就会感觉特别搔痒,比如说一些毛制品,一定要用这些酸跟碱做处理,处理 了以后它就会有一点残余。第三个方面就是重金属,有一部分可能是残留的,包括本身天然纤维或化纤会残余,这部分还不是特别严重,最怕的是后整理。重金属是一种粘附的状态,它吸附的本身不牢,皮肤一出汗可能就掉下来了,这种影响就比较大,特别我们穿一些毛类的衣服,因为毛在染色过程中往往用重金属会比较多。
有没有什么方法,就是买回来衣服以后怎么处理以下,就能去除这些毒素呢?
龚岩:要说简单的,我是建议所有的消费者不管你的衣服多新,但一定要去用水洗一下,用温水洗一下,大多数的一些有害物质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会去掉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