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90箱霉变救灾面包事件追踪
海南民政厅:检查可能不够认真细致
民政厅救灾处处长停职检查 涉事经销商被吊销营业执照
□据新华社海口7月23日电
福建厂家7月1日生产,15日运抵海口,通过招投标送达灾区500箱面包……苦盼食品充饥的灾民拿到的竟是发霉的食品。290箱发霉面包的背后,采购是否尽责?食品公司提供的多少为问题产品?发霉面包半年保质期的背后,还有多少不为所知的秘密?
新华社记者追踪发现,“发霉面包”事件透出种种问题。随着责任追究机制启动,相关事实应给公众一个交代,清除救灾物资采购发放过程的“霉菌”更加重要。
采购较粗率,没开箱检查
据记者调查,这批印有“金旺达食品”字样的红色箱子装着布满霉点的面包。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写着2014年7月1日,保质期半年。而在海南省民政厅送往文昌灾区多个乡镇的1127箱救援食品中,其中290箱面包发了霉。霉变的食品为何能发给受灾群众?
“采购、发放等工作比较粗率。”海南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石清理说,接到文昌市缺乏救灾食品的电话后,立即联系采购商,由于没有联系到大型超市,只能通过海口市秀英区民政局推荐,找到了海南华健贸易有限公司,于19日采购了这批救灾食品。
“当时厅里派了2个人,人手少,时间紧,检查的时候可能不够认真细致。”石清理说,采购后的救灾食品当天就紧急送往了文昌。而在发放过程中由于没有开箱核查,发霉的食品流入到灾民手中。
“对于食品安全几乎被忽略了,受灾群众数量太大、食品紧缺,我们只想尽快把食物发放给灾民。”文昌市民政局局长邢彩虹说。
面包生产时含水分过多
福建漳州龙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2日对龙海市金旺达食品有限公司企业采取关停整顿措施,封存其库存产品、原料,责令企业全力召回问题产品。
记者调查发现,龙海市金旺达公司生产的这些发霉面包,于2014年7月1日生产,共1055箱,保质期为半年,7月15日货到海口。
该批产品由海南华健贸易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送达灾区500箱。出厂质检通关、入库检查通关、采购过程通关……层层关口背后,究竟发挥多大作用?
“厂家、质监部门、经销商等在对这些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不严格,导致这种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稽查支队队员谢秋明说。谢秋明介绍,经过抽样检测,发现产品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生产环节方面,面包含水分过多;包装环节方面,本该是真空包装的面包袋里渗入了空气。
据记者了解,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责令厂家和经销商停止销售该产品,并将产品召回。
“我从没见过保质期达半年的面包。”有20多年食品安全检测经验的江南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副主任刘杰表示,按照我国相关食品规定,面包的常规保质期为2至3天。在特定条件下,保质期最长也就10天左右。即使是真空包装的新鲜面包,也很难保质半年。
“但是,面包根本不适合真空包装。”刘杰说,因为一旦真空压缩,会极大破坏面包的松软风味和多孔特性,“面包紧密缩成一团,咬都咬不动,还能叫面包吗?!”
多部门介入调查
据记者最新了解,海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李惠莹被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经销商海南华健贸易有限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海南省纪委、民政、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公安等多部门介入调查此事。
“此次事件实在令人痛心,责任在民政厅,我们向受灾群众表示歉意。”海南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说。
海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剑说,在采购环节工作确实做得不细、不实。从采购程序上讲,还存在漏洞。在救灾物资的采购方面,没有按照救灾规定的程序做,检查环节不到位,这是失职。
一些网民认为,每一次自然灾害检验着政府职能部门的应对能力和工作作风,民众希望看到的是灾害应对中干部救灾能力和责任心的提高,而不仅仅是一个“失误”背后的道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