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经济学人》7月26日报道,在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消遣性毒品交易量与吸毒者人数上升。与此同时,对外出口也成为毒品流通新渠道。
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和收入增长创造了新一代利用时间和金钱来体验吸毒的年轻上班族。据称,在中国有超过2百万的吸毒者登记在案。尽管海洛因一直是最受欢迎的毒品,但是它对于新增吸毒者的吸引力在降低。相反,人们通常会选择合成性毒品,例如K粉、迷幻药和甲基苯丙胺(“冰毒”)。据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调查统计,在2005年,约7%的登记吸毒者食用合成性毒品。到2013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0%。
与此同时,西方政府对于如何大力监管新型毒品甚为头疼。一些毒品可以用于合法的工业和医药用途从而使监管进一步复杂化(例如K粉可作为一种麻醉剂)。再者,当一种毒品被禁止时,其他用类似成分制成的化学品却依然在“合法”生产及销售。有时,这种禁止行为反而会促使贩毒者以折扣价售卖“即将非法”的毒品存货。
据有关消息,在中国的港口遍布着上百间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接受许多来自美国和欧洲贩毒者的订单,并且通过国际快递运输“合法”的毒品。在2012年,中美和北美地区的政府截获了六艘运送甲胺(制造冰毒的原料之一)的货船,总计超过2.86万加仑(约13万升)。而这些货物大多来自中国。
在一次随即网络搜索中,记者遇到一位贩毒者,该毒贩声称1千克的4-MEC(一种被成为“喵喵”的毒品的替代品)运往伦敦需花费2100美元(约合 人民币 1.3万元),另外,买家可以通过 比特币 支付货款。(实习编译:潘思思 审稿:赵小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