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厚度相当于50层摩天大楼,专家建议建立相应法律审查程序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已压缩各种文件190.8万个。按每个文件1张A4纸保守估算,连起来长度达566公里,厚度相当于50层摩天大楼。一些地方公权乱用、滥用的“尚方宝剑”背后,既暴露出严重的官僚主义,也暴露出依法治国观念淡薄的畸形权力观。
多少“红头”惹闹剧
全国压缩文件190.8万个,下降26.7%,意味着压缩前文件超过700万个。按一年250个工作日计算,相当于每天发文5000个。漫天的文件中,有多少是具体落实办事的?作为特有词汇,“红头文件”本是对权力机关或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的俗称,然而,各种文件滥发闹剧的上演,引发重重质疑:制定不规范,极易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公权的又一缩影。
“出格文”——“家规”大于国法。2014年4月,网帖曝出湖南省双峰县县委、县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请求”将涉嫌收购25根象牙的犯罪嫌疑人李定胜取保候审,事件最终以当地“坚决杜绝”告终。
“创收文”——发文创收争利,成部门“自留地”。最近曝出的河南省工商局下发文件,对罚没收入要求“承包到人、实地跟进”,与各项经费福利挂钩。
“掐架文”——部门文件打架,企业遭殃受罚。部门政策限于各自的小圈子,出现本位化、利益化倾向,没有站在国家层面上宏观思考,最终买单的却是企业和消费者。
“红头”无穷“权”、“利”作怪
如果仅仅是数量繁多的“文山”,一句压缩精简即可解决问题。而笼罩在“文山”过多、过滥背后的根本,却是红头文件权力无边界、程序不规范、主体常越界、落实无监管的尴尬局面。
遇事不辨缘由,发文就是工作。一些基层单位对行政权力认识不清,碰到事情不问是否合适,以发文表示重视,以发文开展工作。
发文程序不清,“文件”随意制定。某地协会打着当地质监局的“旗号”,向企业发入会邀请函和调查通知,被质疑是“拉虎皮扯大旗”。上海交通大学公共行政系副教授陈永国说:“每个‘红头’都有章,每个章后都有权。
文件期限不明确,落实“我行我素”。河南新郑一商户跨区用盐,因违反《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饮食加工用盐单位、营业性饭店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集体食堂,必须从当地食盐经营单位购买食盐”而被罚款。事件虽以道歉、退罚款和还盐告终,但有违客观实际的“红头文件”条款何能“威力依旧”?
莫让“文山”折政府威信、损百姓权益
近年来,全国开展了多次清理活动。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规定,对与上位法不一致,或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或废止;今年《行政诉讼法》修订草案中,为遏制“红头文件”滥发之势,确立了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
专家认为,对“文山”的争议焦点,一方面是一些公共权力“越权错位”,超越自身权限“管了不该管的事”;另一方面是该管的没有落实,文件执行力打折扣。 陈永国建议,需建立相应的红头文件出台法律审查程序,为文件的下发设立安全阀门;“谁签发谁负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才能及时纠正为了审批、许可、收费等目的,导致“文大于法”的问题。据新华社
(原标题:全国压缩各种文件190万个)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