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温暖,更多的故事只有悲伤”——慈善救助“浅盲区”现象调查
新华网郑州11月6日电 (记者甘泉、刘翔霄)同一病房,有人得到的捐助善款远超花费,而有的却无人关注;不同病种,有的慈善项目“不缺钱,就缺病人”,而有的却在“视而不见”中成为救助盲区……
近年来,慈善救助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救助方式、救助内容上的简单单一,救助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有些故事温暖,更多的故事只有悲伤”
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村民王志华3岁多的女儿王可然被诊断出患贲门失驰缓症,无法进食。小女孩的父亲王志华便像哺喂幼鸟般嘴对嘴给女儿喂食。这样的喂食坚持了500多天。幸运的是,随着媒体关注,网络汇聚起爱心捐出善款23万多元。今年8月,小可然进行了非常顺利手术。记者近日回访,“喂食爸爸”之女如今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玩耍了。
“喂食爸爸”讲述的是一个虽然夹杂着悲伤,但结局温暖的故事。然而,并非每一个贫病交加的故事都能有这样温暖的结局。
在山西儿童医院,记者采访中注意到,与“喂食爸爸”女儿同病房,一些只有悲伤没有温暖的故事却同时在上演。有的儿童家庭条件更差,治病花费更高,其中,一名患儿和父母住院时,一天三顿都是稀饭咸菜。
“小可然的病只需要四五万元就能治好,总共收到了20多万元的捐款。同病房的家长哭着求我们把王可然收到的捐款分给他们一点,但是我们也没办法,因为捐助人都是指定的。”山西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生陈瑞无奈地说。
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近千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1%。慈善的力量在大病救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有些故事温暖,而更多的故事只有悲伤。”一些医生告诉记者,在临床上发现,救助资源分布很不均。有时,慈善救助资源过度集中在小部分被媒体报道进入大众视线的人;有时则是集中在小部分病种,对一些罕见病、重大疾病却力不从心、甚至漠不关心。
河南唐河县14岁的小印同样是不幸的。2013年底他被诊断出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需做骨髓配型。单亲母亲柳清林陷入更深的贫困中,她向河南一家爱心基金项目申请救助。然而,作为一种罕见病,需要面对复杂的申请程序,这笔资金从申请到下发要历时近6个月。而且最终能得到的救助额度只有3万元,与近60万元的手术费相比,杯水车薪。
在等待善款期间,小印的病进入急变期。今年7月初,3万元的善款下拨的同时,小印遗憾离世……”
“慈善其实也像是一个市场”
慈善在我国作为一种民间自发的爱心力量,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成熟的经验,目前救助也表现出救治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需要救助的人群和需要救助的病种,尽管被注意到,但却鲜有人问津,成为慈善救助中的“浅盲区”。
首先在救助内容上,集中在极少数“效果好花费少”的病种,而其它周期长、花费大的病种成为盲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对74家慈善组织的136个救助项目分析调查发现,大部分集中在“先心病”“唇腭裂”等少数病种上。采访中,而唇腭裂需要救助的人甚至供不应求。一些唇腭裂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不缺钱,就缺患病对象,发现需要救助的人越多越好。”
“慈善其实也像是一个市场。”河南慈善总会紧急救助项目负责人赵二晓说,大家都很乐意做小项目、花钱少、效果好,这类人“捐助价值”大。而类似脑瘫、尿毒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虽然需求大,但周期长、花费大、筹款难,慈善力量很少到达。
其次,在具体救助方式上,则直接给钱的多,其它救助手段成为盲区。通过对儿童大病救助项目的救助方式分析发现,大部分慈善组织采取的是医疗费用救助,这一类型占比83%。与此同时,对大病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援助等服务类救助的比例非常小,只占1%左右。
在救助人群上,往往形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沉默的大多数”被忽视成为盲区。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发展草根慈善非常活跃,但往往是被媒体报道后得到很高的关注,大部分默默承受贫病的人却感受不到社会的爱心。
一些慈善人士认为,一方面救助资源分布不均容易引发心态失衡;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刺激部分患者通过采取过激行为达到被关注、被救助目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