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香烟检测报告:“减害降焦”是个骗局!
低焦油卷烟是否真得低危害?添加中草药是否真的能减少卷烟的危害?
2014年12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玉溪(软)、中南海(金8mg)、芙蓉王(蓝)、芙蓉王(硬)和双喜(典藏五叶神)等5款卷烟,检测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一氧化碳、致癌物烟特有亚硝胺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中南海低焦油卷烟致癌物竟然“爆表”,五款卷烟的焦油实测值均高于标称值,其中双喜(典藏五叶神)的误差值不符合国标。
“减害降焦”已被证实是一个骗局,本刊的检测也同时验证了这一点,但诸多烟草公司仍以此蒙蔽消费者。
纵使经过了数十年的“减害”研究,烟草业也没有减少卷烟中这种特有致癌物TSNAs的含量。检测结果显示,5款卷烟均检出了TSNAs,其含量并未随着焦油的降低而减少。
检测报告一:中南海致癌物“爆表” 降焦不降致癌物
本刊记者 冀浩
临近年关,卷烟又将成为热卖商品,确切地说,在中国一直都是畅销无阻。对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网站公开数据,保守估计,2014年中国卷烟销量将超过26000亿支。而在12年前,卷烟销量为17000亿支,吸烟人口约人均日消费卷烟仅3.6支。
也就是说,在中国于2003年正式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之后,国内卷烟销量持续增长,人均卷烟消费量不降反升。
“低焦油”卷烟销量的增长更是势如破竹,而卷烟“减害降焦”的营销宣传无疑给烟草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究竟卷烟的焦油量是否真的有所下降?低焦油卷烟真能减害?
2014年12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玉溪(软)、芙蓉王(硬)、芙蓉王(蓝)、中南海(金8mg)和双喜(典藏五叶神)等5款卷烟,检测焦油、烟气一氧化碳、烟气烟碱、烟特有亚硝胺(4种)等含量。
检测结果显示,5款卷烟的致癌物烟特有亚硝胺含量并未因焦油降低而降低。其中,一直以低焦油形象示人的中南海的特有亚硝胺高达227.7ng/支。
降焦不降致癌物
烟特有亚硝胺(TSNAs)是卷烟中特有的有害物质,分为NNN、NNK、NAT、NAB四种。其中,NNN和NNK被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认定为一类致癌物,而NAB和NAT被证实对动物有致癌性。
因其较高的致癌风险,TSNAs受到了烟草业的重点关注。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卷烟“减害降焦”的研究是围绕降低该物质含量进行的。
纵使经过了数十年的“减害”研究,烟草业也没有减少卷烟中这种特有致癌物的含量。本刊此次检测结果显示,5款卷烟均检出了TSNAs,其含量并未随着焦油的降低而减少。(如图1)
更令人诧异的是,一直以低焦油形象示人的中南海(金8mg)的TSNAs含量更是高达227.7ng/支,是第二高的玉溪(软)的7.4倍。
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业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烟草业内部实验结果与本刊此次检测结果基本一致:TSNAs并不会因焦油降低而减少,甚至有些低焦油卷烟TSNAs更高。
“一切不谈剂量就谈毒性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在食品行业这一句常见的话并不适用致癌物TSNAs。
“对于致癌物质,是没有阈值的。这样的剂量明确会危害人体健康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在看过本刊此次检测结果后表示。
事实上,本次检测TSNAs只是卷烟所含的众多致癌物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多环芳烃、芳香胺、甲醛等69种已知致癌物,而烟草制品本身就被国际癌症研究署认定为一类致癌物。
“天然植物成分”也不减害
“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能证明在卷烟中添加中草药成分,会减少危害,不产生新的危害就不错了。”长期关注控烟的民间组织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宜群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
然而添加“神农萃取液”的五叶神卷烟,却一直以“中药减害烟”的营销形象示人。
对“神农萃取液”的减害功效,国家烟草专卖局2003年曾做过专门的鉴定,当时的结论是:“神农萃取液”对致癌物TSNAs的合成有明显阻断作用。
如此神奇的“神农萃取液”,还助力五叶神卷烟创造了一个工业神话——公开数据显示,在1999年到2007年7年间,销量以平均每年2.8倍的速度增长,截止至2013年,累计创造税收230亿元。
时至今日,“神农萃取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植物成分”,不过“五叶神低害”的印象仍然深入人心。
但本刊检测结果显示,双喜(五叶神典藏)的致癌物TSNAs含量并未因添加“天然植物成分”而比其他卷烟更低。(见图1)
对于“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危害是否更低,中国烟草总局科教司质检处一位闫姓负责人对本刊表示“不清楚”,而几家烟草公司均未做出正面回应。
前述烟草业内人士表示,烟草业内实际上也知道“减害降焦”站不住脚。而且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明降焦不能减害,添加中草药成分也无法减少卷烟的危害。
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郑玉新曾在一场“‘减害降焦’——科学还是骗局”的研讨会上阐述,卷烟“减害降焦”研究,对中药卷烟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的分析,不能得出低焦油卷烟、中药卷烟对人健康危险降低的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指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以“降焦减害”的“研究成果”当选为工程院院士谢剑平等对“中草药卷烟”的安全性进行的所谓“评价”,其所用方法均为与人体体内情况相差甚远的体外实验,从未对真正反映有害作用的吸入体内的烟气有害成分进行测定。
事实上,“降焦减害”已是国际公认的骗局,但面对质疑和指责,中国烟草业一再保持沉默。不过,那些曾号称“减害降焦”的产品,关于“减害”表述已被悄然删去。
5款卷烟的焦油实测值均高于标称值,而“承接了五叶神中式卷烟技术精髓”的低焦油卷烟——双喜(典藏五叶神)焦油含量更是比标称高了2.9mg/支,达到了7.9mg/支,不符合国家标准。
检测报告二:双喜(典藏五叶神)焦油含量超标称 不符合国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焦油都被烟草企业作为评价卷烟危害的首要指标,“降焦”与“减害”总是成对出现。那么“降焦”后的卷烟,焦油实测值是否真的减少了呢?为什么说低焦油卷烟降焦不减害呢?
2014年12月,《消费者报道》送检了玉溪(软)、芙蓉王(硬)、芙蓉王(蓝)、中南海(金8mg)和双喜(典藏五叶神)等5款卷烟,除了检测致癌物烟特有亚硝胺(4种),同时对产品标签标识的焦油、烟气烟碱、烟气一氧化碳含量也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5款卷烟的焦油实测值均高于标称值,而以低焦油著称的双喜(典藏五叶神)焦油含量超标称,不符合国家标准。而烟气烟碱和烟气一氧化碳的实测结果也与标称有一定的出入。
焦油量比高还高
从检测数值来看,香烟中的焦油量确实较以前少。烟草行业内公开数据显示,1983-2008年,中国卷烟的焦油量由27.27mg/支降至12.7mg/支,而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2013年开始实施的文件通知,目前中国卷烟焦油的上限是11mg/支。
不过,5款卷烟产品的实际焦油含量均高于标称值,而“承接了五叶神中式卷烟技术精髓”的低焦油卷烟——双喜(典藏五叶神)焦油含量更是比标称高了2.9mg/支,达到了7.9mg/支,不符合国标规定的该款卷烟焦油允差±2mg/支的要求。(如图2)
“实际上,人吸入体内的焦油量远高于这个数值。”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博士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
本刊此次焦油检测是按照GB/T 19609-2004《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进行的。
甘泉指出,这个测试方法无法 全模拟人体吸烟的情况。所谓的“低焦油卷烟”,降低的只是单支卷烟在使用吸烟机测量时的含量。
一位不愿具名的烟叶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介绍,烟草公司会使用高透气度卷烟纸,增加抽吸时的空气量,稀释烟气,使焦油的检测值降低。
有些低焦油烟的过滤嘴周围打了透气孔,同样可以稀释被吸入的烟草烟雾,也是为了达到降低卷烟焦油的目的。
相关国标规定,吸烟机标准抽吸频率为每60秒抽吸一口,但相关研究证明,真人吸两口烟的间隔约为30秒。也就是说同样一支烟,吸烟者吸入的焦油量起码是标称值的2倍。
万宝路卷烟生产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吸烟者实际的焦油和尼古丁摄入量比吸烟机器检测的数据高出3倍。
低焦油因补偿行为危害更大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2001年发布的关于低焦油低尼古丁卷烟的风险报告中提到,在吸“低焦油卷烟”时,吸烟者会通过实际行动补偿(或增加)焦油的摄入量,这就是“吸烟补偿行为”。
对于吸烟者来说,低焦油卷烟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味道淡了、劲头小了。而用手指或嘴唇堵住了卷烟透气孔进行抽吸,由于通过的空气少了,烟气浓度更大,卷烟便更有劲了。这也是一种“吸烟补偿行为”。
由于“吸烟补偿效应”的存在,吸烟者在吸“低焦油卷烟”时,实际吸入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含量并未减少,甚至还会增加。
“焦油的数值基本上都是尼古丁(即烟气烟碱)的10倍,现在的焦油低了,尼古丁含量也随之降低,对于老烟民来说,以前抽一支就过瘾了,现在可能抽的更多,每口吸得更大,吸得更深,吸烟频率增加,危害也就更大。”长期关注控烟的民间组织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宜群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国际上对“低焦油卷烟”进行了40多项独立的大规模人体研究,无一例外地证明了,过去50年中改变卷烟设计,包括过滤嘴,低焦油、和“淡味”的变化,都不能减少吸烟者整体患病风险,反而可能对预防吸烟及戒烟造成误导,形成阻碍。
美国联邦法院曾裁决认定被告烟草公司把低焦油和淡味卷烟作为比普通卷烟危害小的产品进行虚假销售和广告宣传,蓄意欺骗美国公众。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看来,中国烟草宣传“减害降焦”、“中草药卷烟”的做法同样是在欺骗消费者,是为了销售卷烟进行的商业欺诈。
国际公认的“减害降焦”骗局在中国摇身一变,冠冕堂皇地成为了“卷烟上水平”、发展“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烟草公司在利益的驱使下,“消费者利益至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句空话。
值得注意的是,谢剑平自己也意识到这一方法存在局限性,需要更 善研究。但是经由这一方法评价得出危害指数低的卷烟,早已打着“减害降焦”的幌子持续畅销。
检测报告三:中国烟草业“减害降焦”之战
“你凭什么说(“减害降焦”研究)对人也可以减害?你做的实验只是低端的动物筛选实验,在动物上都说明不了一定可以减害。”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秦益伯在有关谢剑平院士评选资格的讨论会上质问谢剑平。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剑平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创立了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方法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减害降焦”新技术。
然而至今,“减害降焦”受到外界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不过这一研究却振奋鼓舞了烟草行业的营销之路。
“减害降焦”备受质疑
烟气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的有害成分包括至少69种已知的致癌物(包括苯并芘、亚硝胺、甲醛等),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以及烟瘾的罪魁祸首尼古丁。
然而谢剑平创立的卷烟危害性评价方法,只选择了7种有害物质来评价卷烟危害。
“烟气中几种成分的减少与卷烟危害的降低是没有对应关系的。所谓有害物质的减少,仅仅是一个初步筛检, 全不能证明降低了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而国际上对“低焦油卷烟”进行了40多项独立的大规模的人体研究,无一例外地证明了,卷烟“减害降焦”,不能减少吸烟者整体患病风险。
2012年,美国联邦法院裁决认定烟草公司“低焦油”和“淡味”宣称系虚假宣传,隐瞒烟草危害,蓄意欺骗公众,要求烟草公司澄清事实真相:降焦不减害。
值得注意的是,谢剑平自己也意识到这一方法存在局限性,需要更 善研究。但是经由这一方法评价得出危害指数低的卷烟,早已打着“减害降焦”的幌子持续畅销。
杨功焕指出,要证明对人体危害的减少,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流程,包括体外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人体研究、病例研究、队列研究。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耗时可达几十年。
“国家不能倡导‘减害降焦’研究,相关的技术不能用来申请国家科技奖或评选院士。烟草企业更不能用虚假结果进行烟草营销。对于企业的欺诈行为,无论公众或媒体,都应该站出来揭露他们。”杨功焕说。
消费者拔“草”
2008年,美国烟民遗孀辛西娅•罗宾逊起诉雷诺烟草公司,称烟草公司隐瞒烟草危害。2014年7月,法院判决雷诺烟草公司赔付辛西娅236亿美元。
几乎就在同时,以“减害降焦”欺诈为由起诉江西中烟工业有限公司(下称“江西中烟”)的消费者李恩泽,收到的却是二审败诉的判决结果。
“减害降焦”是谎言这一事实已成为科学界及各国政府的共识。中国卫生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等一系列资料表明,“低焦油不等于低危害”,以及“中草药卷烟低危害”无科学依据。不过,法院采信了江西中烟提交的证据,即中国毒理学会2007年证明金圣牌香烟“减害”的评价报告。
然而这份极为重要的证据,绝大部分以“商业机密”为由被遮盖。
“这些遮盖的部分很可能是对烟草公司不利的内容。”李恩泽推断。
实际上,中国毒理学2013年曾发表公开声明:未授权任何卷烟企业、烟草公司或营销商使用“中国毒理学会”的名称。并表示没有与烟草企业开展任何合作。
中国首例烟草公司被诉“减害降焦”欺诈的案件以消费者二审败诉终结。不过即便诉讼举步维艰,仍然有消费者继续迎难而上。
2014年底,广东五叶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样被诉卷烟“减害降焦”欺诈,该案原告代理律师徐德军向本刊记者介绍,一审仍是烟草公司胜诉,但原告已经提起上诉。
而李恩泽则说:“我还会继续打下去的,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目前李恩泽已经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再审申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