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你支持继续简化汉字吗?
周溯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简化汉字并非是割裂文化传统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劳动工具的使用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作为交流思想的语言文字,则保存、延续着文明之火不灭。汉字是表意性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表音文字,因此,出现了汉字的繁体和简体。为了保留文字背后的文化传统,有人主张继续使用繁体字;而有人认为简体字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书写的方便。孰是孰非,众说纷纭。就此话题,光明网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从汉字的工具性、汉字的简化史、汉字简化的可能性等角度来解释汉字难学、难写的原因,以下为访谈实录。
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大陆推广了简化字,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还是保留着繁体字。关于汉字需简化还是保留繁体的争论,历来是众说纷纭的,我认为汉字有简化的必要,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汉字还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曾经在《光明日报》刊文阐述了这一看法,据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从汉字的工具性的角度来讲,决定它宜简不宜繁,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工具就要简单灵巧,实用好用,不要繁琐笨重,难学难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造工具是创新,使用工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这是汉字和汉字教学发展变化的动力,永远也不会停止。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 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
汉字的产生从根源和雏形上说,来自劳动人民,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但经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之手和达官贵人。文明社会早期只有宫廷和贵族才有文化,他们祭天祀祖征战讨伐需要巫师神汉算命打卦占卜扶乩。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
汉字难学是怎样形成的
鲁迅先生就说过八股是蠢笨的产物,他还曾形象地说,鸞、鑿这两个字,“去叫孩子写,非练习半年六月,是很难写在半寸见方的格子里面的”。有些汉字繁得令人生畏,例如:“龟”字繁体“龜”近20笔,活像一笔一笔画乌龟。“忧郁”的“郁”字繁体“欎”达22笔,写法极其复杂难记!“衅”字繁体“釁”26笔,写法也相当古怪。“吁”字繁体“籲”竟多达31笔,很难记住写法。再如“驢”字,写不好能有10个“牛”字大。是什么原因使得汉字如此繁琐、难写呢?
我认为,是我们的祖先在几个环节上加锁造成的。首先,在字形上加了一把锁。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难记难写,费时费力。其次,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加一把锁。古代中国言文分离,书面语言之异于和难于口语世所罕见。第三,文章写出又加一把锁:不加标点符号,使得许多语句歧义连连,甚至不知所云,以致“断句”成为一种“学问”。这三把锁中,后两把被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一举破除了,随着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汉字简化方案的实施,第一把锁也松动了许多,从而使汉字、汉语的学习运用大大地方便了,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由此可见,问题虽然复杂,只要改革创新,就能进步。然而,时至今日,“汉字难学难写”之说仍在流行,汉字简化的任务仍然很重。学汉语中国人费劲,外国人头疼。这个问题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制约国家软实力的发挥。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解决,我们也能够解决。
汉字简化的原则:进化、优化、美化
如何简化汉字,在我看来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个是进化,一个是优化,一个是美化。进化,就是笔画变少,特别是10划以上的汉字需要进一步简化。优化,就是使得汉字的结构、意义更为合理,比如,简化的“从”字就是优化后的,双人为从,意义更彰显,结构更合理。美化,就是让汉字变得更好看、好写,有美感,构架也合理,例如,简体“众”字,望文能生义,富有美感,但是它的繁体,笔画很多,结构复杂而且还不好理解。
为减少汉字在识、记、写、读、印等方面的困难,过去一直在整体、笔画和字数几方面进行简化工作。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例如:实、宝、听、万、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罗、会、怜,等等。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从产生以来的每一次简化,都是汉字的瘦身健美,使之更易学更易写更美观,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当然,个别字如何简化得更好、更科学一些,尚可再讨论、再斟酌,但汉字简化的方向和趋势是应该坚持的。新中国第一批简化字就创造了不少新形式:比如省略原字形中部分结构,以剩余部分作字(條-条);改变汉字局部达到简化(如觀-观,变声旁;骯-肮,变形旁;棗-枣,局部换符);整字换符(東—东,行草楷化;蓆—席,异体选用);改变构造材料或造字方法(涙-泪,变形声字为会意字)等。这些改法都有根据有创意,简化并不突兀。比如繁体字的書、畵、晝很难分清,而简体字的书、画、昼,则一目了然,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先人有先人的智慧,先人也有先人的不足与局限,传统不是让后人用来固守的,而是让后人用来发展的,传统未必全是精粹。
当然,汉字的结构有特定的含义,但是,作为一般的使用者,不需要掌握那么多文字知识,作为文字学家、古籍专家来说,他们可以去研究,在 13亿人中,他们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普通的民众是要求汉字好写、好记的。由“豐”到“丰”,简化了15笔;由“辦”到“办”,简化了12笔;由“麵”到“面”,简化了11笔。假如按平均一天写500字,每个字平均少写10笔计算,一人一天则少写5000笔,平均按每秒写2笔计算,则可节省2500秒,即42分钟,一年节省255小时,相当于32个工作日。从七岁上学,到六十岁退休,则可节省大约5年时间。所以,不要小看在书写时这分分秒秒的费与省,亿万人、亿万次的累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人说,汉字的难写难认难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是没有道理的。今天虽然电脑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书写的劳动和时间,但有些书写不可代替,仍然费时费力。
汉字还有继续简化的空间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有人说繁体字写起来好看,有特定的含义。其实,这是相对而言的,字的含义都是约定俗成的。就英文而言,它是拼音文字,由24个字母组成词汇,结构也很简单,但是照样能够表达出复杂的思想,表现出优美的情感,像莎士比亚的戏剧、雪莱的诗歌,都是用拼音字母写出来的,能说不美吗?
汉字简化还是有可能的,有相当一部分汉字很复杂,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都希望进一步的简化汉字,尤其在书写时往往用草书、行书,草体字实际上就是简化字。汉字怎样才能简得好呢?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即整体规划,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专家集思广益,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民间创造和使用了不少新的简化字,有的很智慧很好看,已经成熟。1977年的“二简”方案不宜全盘否定,其中有部分字简化得好,可以正式使用予以推广。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如果问计于民,包括征求海外华人的意见,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简化方案,让汉字易识、易记、易写、易学。
几千年来,人类使用的多少工具都在不断的进化,作为传达思想的文字,怎么就不能进化了?这也不符合事物进化的规律,汉字同样需要进化,也是能够进化的。
(光明网记者 王锦宝采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