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应对新形势新挑战 中国协商民主再出发
中新社记者 石龙洪
针对新形势、新挑战,今年初,中共系统提出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在探索、践行民主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协商民主源于中国历史久远的政治协商。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通过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广泛协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全国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价政协为推进不同阶段中国各项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刘佳义指出,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政协协商不仅有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形式,还通过提案、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开展协商。
近年来,全国政协在创新协商载体、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上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各领域有代表性的委员、专家学者等参加,就现实生活中存在而又解决得不好、切口较小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进行协商,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效果很好”,刘佳义说。
延续十八大以来对协商民主的探索,中共中央2月9日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系统阐述了协商民主的意义、原则、程序等内容。
“意见”强调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需面对“改革开放进程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社会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的新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新情况、世界范围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竞争博弈的新挑战”;要求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展开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中国政治要适应社会新形势,正将协商民主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民主形式拓展至人大协商、政府协商、社会协商等层面,形成程序合理、环节 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学者分析指出,协商民主注重民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参与政策制定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化解矛盾冲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将过去政协协商的经验优势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实现民主的形式丰富多样,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习近平亦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协商就要真协商,要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使决策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中共选择加强协商民主,说明中国不是不搞民主,而是不搞西方三权分立式的民主,要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独特性的民主道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中新社记者指出。
北京市民张纯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认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做法,“民主不在于形式,关键要解决人民的问题。如果在政策制定前和实施中能与民众广泛协商,有助于解决民众的问题”。同时,她也认为中国是人口众多,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不适合西方式民主,更适合走渐进、稳妥的民主道路,希望符合一个国情,有利于发展、稳定、公民参与的民主体系,为中国民众创造更多福祉。
学者普遍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共高层频频聚焦协商民主,并将之定位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上最近印发“意见”要求全国上下贯彻落实,显示中共对协商民主寄予厚望,不仅是推广政协的优秀经验,也在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中共对政改有坚定的信心,大思路是将推进协商民主和依法治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轮子,“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已描绘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勾勒出中国政治体制的轮廓”。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院长肖滨认为,法治中国加协商民主道路正确,适合中国当前国情,显示中国民主路线图逐步清晰化。
习近平年初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再次强调协商民主,鼓励不同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要求党外人士等“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参政要参到点子上,议政要议到关键处”。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在中共政治发展新思路的指引下,协商民主能否适应新形势,结出更丰硕成果,备受瞩目,亦值得期待。( )
(原标题:两会前瞻:应对新形势新挑战 中国协商民主再出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