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两会时间已经来到,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项战略布局汇总而成的“四个全面”成为当下热度最高的政治词汇。法治改革将如何推进,反腐风暴还会呈现哪些新特征,引发广泛讨论的雾霾天气是否会倒逼环境治理出狠招,农村“沉睡的资本”要如何激活……人们期待一系列难题将在“四个全面”的指导下得以破题。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到今年的2月,已先后11次作了深入阐述。他提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之所以能够赢得广泛社会共识,在笔者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怀。首先,它吻合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吁求;其次,充分保障公民民主权利,以让每一个人活得更有尊严为执政目标;再次,在政府和公民的和谐推动中实现社会善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核心在全面,不让一个人掉队。这里所说的小康,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小康,也不仅仅是经济建设上的小康,它强调的是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小康社会一词,是邓小平最先提出的,改革开放初期,为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采取的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贫富分化,部分群体利益受损,交通拥堵、雾霾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既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社会不公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没有了制度支撑。今天的社会戾气、网络民粹主义,一定程度上都是来自于对社会不公正的控诉。
收入分配、反腐倡廉、医疗改革、养老改革、环境治理、教育公平、住房保障等等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改革二字。出台八项规定,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狠刹“四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打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深化改革要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面对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后遗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善治,它必须建立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如果不改掉错误的思想理念,任何制度和政策的出台都没有实施的土壤。现在有些人仍然用陈旧的观念分析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好像中国永远是“专制的”,美国永远是“民主的”。一些人习惯性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民主观念早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而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正是践行民主的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人企图抓住“决定性作用”这根救命稻草,将《决定》与新自由主义推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混为一谈。这实质上是想借机把中国的改革引入歧路,前者强调市场主导作用的时候提出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后者则主张的是全盘私有化,拒绝政府的任何干预,二者有本质区别。再者,金融危机以来,“市场原教旨主义”在西方已经受到猛烈批判,被精英人士奉为圭臬的“美国模式”也被迫走下神坛。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终需要法治来推动。“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权力大于法治,变通大于规范,立法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够,执法过程自由裁量权过大,凡此种种,既戕害了法律的公信力,也不利于呵护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国,这需要我们至少跨越三大掣肘,一是摒弃人治思维;二是 善法治体系,用良法推动善治;三是强化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
从严治党的本质是依法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权力不受制约,直接伤害社会公平正义。党员干部缺乏道德意识以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制度红利就难以发挥。想想看,为什么腐败的总是官员?为什么普通民众不腐败?归根结底还是官员掌握了太多的权力,必须用刚性的法律来解决有权就任性的问题。中央整风肃纪、重拳反腐,都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核心举措。
公正焦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顽疾,如何保障人民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权利的实现,如何让底层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如何让每一个人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四个全面”将是化解这些难题的新药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驾马车。这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托起伟大的中国梦,根本目标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叙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