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余驰疆
近日,中纪委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检组组长李秋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不是清水衙门”,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并表示中纪委今年将进行深入调查。
事实上,从去年沸沸扬扬的央视郭振玺受贿案开始,中纪委已着手在广电系统拨乱反正—去年,广电系统中被追责的人员达49人,为5年来最多。2015年,随着安徽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安徽广电)、江苏卫视数名高层相继落马,中纪委在该领域的反腐力度已然显现。
广告“排队”有黑幕
广告经营一直被认为是广电领域贪腐的重灾区之一。从安徽广电贪腐案中就可见一斑。2月10日,安徽省检察院官方 证实,已对安徽广电副台长赵红梅立案侦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赵红梅的问题可能就出在广告方面。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整理资料发现,出生于1971年的赵红梅为安徽滁县(现滁州市)原地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子修之女,是个标准的官二代。在安徽广电内部人眼中,她平时行事低调,穿着朴素,为人友善,深谙为官之道,对广告部门“颇为关心”,曾公开赞扬安徽广电“广告中心人员的精神状态令人振奋”,广告中心是安徽电视台“最重要、最优秀的部门之一”。
安徽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张苏州
可就是这个“最优秀”的部门,也是问题最多的部门之一。去年9月,安徽广电原广告中心主任王茂盛被带走调查。据悉,王茂盛在职期间,曾帮助广告商在卫视上投放广告,并收取贿款15.25万元。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分析说,安徽卫视这两年广告业务风生水起,“每当一个电视剧或节目热播,就会有很多广告商主动排队来做广告,这时候那个能决定谁先上广告的人,就会成为行贿的目标”。
工程里面“猫腻”多
近年来,随着广告收入的大幅攀升,各大电视台在工程建设上的花费也是水涨船高。先是央视大楼50亿预算变百亿,后有各大地方台花巨资修建广电中心。一幢幢神气的广电大楼在成为城市地标建筑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问题—虚报成本、暗箱操作都是暗藏在其工程费用表单、采购设备合同里的“潜规则”。
在赵红梅之前,安徽广电原台长张苏洲就已落马。2月4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涉嫌受贿犯罪的张苏洲依法逮捕。据内部人士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透露,张苏洲的落马与其一手推动的、投资额达30.8亿元的安徽广电新中心大楼工程有关。
这座广电大楼号称“安徽省最高建筑”,也是建国以来安徽宣传文化系统投资总额最大的建设工程。多名安徽广电工作人员曾向媒体透露,“由于建筑规模过大,40多层的大楼,至今尚有10层左右的办公室处于空置状态”。大楼内“3600平方米亚洲最大演播厅”更是被批“太过巨大”。一位安徽广电员工也对记者表示,如此巨大的演播厅,使用率其实并不高,浪费相当严重。去年11月,在张苏洲被调查不过20天后,广电大楼又爆出在未通过消防验收的情况下违规使用近17个月,这让他遗留的烂账雪上加霜。
入主安徽广电之前,张苏洲在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了28年,2003年擢升为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4月,张苏洲担任安徽电视台台长,4年后继任整合后的安徽广电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在执掌安徽广电的8年中,张苏洲积极推动了安徽广电新中心的建设和“以剧立台”的政策,2011年还被评为“《综艺》年度人物”。
但在安徽广电内部,大家对他霸道、强势的行事风格却是敢怒不敢言:他曾为了大力发展影视剧腰斩安徽卫视的王牌综艺,也曾因被合肥交警扣车扣证而公权私用,调动媒体资源对合肥交警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负面报道。安徽广电的一位高层人士向媒体透露,对那些“不听话的人”,张苏洲会打压报复,原副台长王学峰就曾被他安排至安徽某偏僻县挂职副县长;而在一些重要岗位,尤其是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合同大户”,他则会安插“自己人”,安徽广电服务中心原主任宋晓峰便是其得力干将。今年1月,宋晓峰因在大楼工程款的审批拨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被带走调查。
去年7月,61岁的张苏洲因年龄原因卸任,并被提名为省政府参事。在离任时,他说:“我虽然转岗了,但今后无论何时,安徽广电始终是我最亲爱的家。”然而在这段煽情演说的3个月后,这位“风云台长”便被带走调查了。
影视剧采购油水大
影视剧购销与工程建设、广告投放一起,被媒体称为广电系统三大腐败重灾区。去年大多数广播影视业高层的落马,比如南京广电集团原影视剧部主任于勇、辽宁广播电视台原节目购销中心主任李宏等,都与影视剧采购中的贪腐行为有关。一位省级电视台的采购部管理人员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买电视剧吃回扣,这在圈内已屡见不鲜,据说某个市台的领导就曾收过一部豪车!”他还透露,最近被带走调查的江苏卫视原副总监兼节目采购部主任张彦,以及原节目采购部副主任江红,也都与电视剧采购有关。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经调查发现,张彦和江红一直是江苏卫视采购部的主力,参与推动了江苏卫视“大剧独播”等项目,成功提升了江苏卫视晚间剧场的品牌价值与收视影响,使其在全国卫视剧场竞争中屹立潮头。据媒体透露,这次张彦落马的直接原因,“可能和江苏卫视与上海新文化公司进行的一宗电视剧生意有关”。记者通过相关人士了解到,上海新文化公司是一家影视剧的制作发行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张慧玲已于去年9月被带走调查。此前,张慧玲曾担任安徽电视台总编室节目科副科长和节目外购部副主任,后“跳出体制”入职上海新文化公司,一直掌管公司内部的电视剧发行工作。
为何影视剧的采购过程中会腐败频发?陈杰人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进行了解读:第一,电视剧市场近年来一直供大于求,拥有采购决定权的电视台就是上帝,处于市场链下游的电视剧制作方为了讨好上帝,就会使用一些不正当手段,腐败很容易滋生;第二,和其他明码标价的商品不同,电视剧的价格通常有很多附加成本,某些地方电视台甚至会把“回扣”直接算在电视剧的“发行费用”里,“因此电视剧采购的自主权更大,不能 全适用于招投标机制”;第三,很多电视台尽管在采购过程中有各种评价流程、打分机制和筛选要求,最后拍板的却仅限于总监、台长等人,而他们的主观喜恶对结果有着巨大影响。
某卫视的电视剧采购负责人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透露,相比小型公司,许多大型制作公司的行贿行为反而更甚,“因为他们的电视剧制作成本很高,如果不能在一个大型平台播出,可能会亏损得很厉害。现在有很多大型公司会为自己的某一部电视剧开出天价,其实这里面的灰色成本就占到了不小的比重”。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针对不同级别的电视台,制作公司的行贿手段也各不相同—为登陆一些小电视台,他们会给审片、采购人员送些小礼,而要想敲开大一点电视台的大门,则会直接开出回扣,或让台领导挂名制作,然后给其“发工资”。“通常,一家电视台的采购主管不会只接受一家制作公司的行贿,比如去年辽宁广播电视台原节目购销中心主任李宏非法受贿案,就牵扯出几十个电视剧发行人被叫去问话。”
针对广电系统内部腐败屡禁不止的问题,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认为,主要还是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他指出,电视台高层虽然看似处在相对主动的位置,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制作方的财富却十分“眼红”:“你看那些制作公司,只要一上市,老板身价立马过亿,而电视台老总撑死也可能不到百万,二者的悬殊还是很大的。”因此,在他看来,除了中纪委即将制定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廉洁行为规定》和《自律公约》,一套融合经营的激励机制也是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之一。
收视率也能买
中纪委集中火力打击广电系统内部腐败,范志忠则认为,外部评测、审核体系同样需要净化与 善。久被诟病的收视率造假问题,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记者通过电视台的相关人员了解到,一些制作公司会打电话到电视台买收视率,“而当所有人都买收视率时,你不买反而会让你的收视率失真,最终流失广告客户。”
“如果连评价体系都出现了所谓的‘潜规则’,那么电视台里的腐败也就在所难免”,范志忠说,“收视率调查市场以前还有尼尔森分一杯羹,现在是央视索福瑞一家独大,它的话语权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一部低成本的差剧能通过人为操作获得高收视率,从而获得巨大的广告收益,其中的溢价必然导致腐败。”
“评价尺度一旦失真,大家就会为所欲为,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范志忠看来,只有同时破除了外部环境的“潜规则”,肃清歪风邪气,才能真正挖到广电系统乱的根源,让内部的“潜规则”无所遁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