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陈国亮是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涉事企业天津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海公司”)的兼职安全员。爆炸发生当晚,他正在公司值班。
8月15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病房里找到了陈国亮。他在8月12日晚的爆炸事故中,四肢和腰部有冲击伤及烧伤,听力也有所下降。
陈国亮告诉记者,他是瑞海公司老员工,2012年6月起即在该公司工作,岗位是运抵录入兼安全员。
据他回忆,他12日夜间在公司值班,工作地点在大门的岗楼里。当时在公司不同岗位值班的人约有10人。当时没有货物进出,大院里也没有人干活。
陈国亮说,他起初没有看到火光,而是先听到从堆场里3个叠放的集装箱背后传来的“爆炸声”。因为离得很近,他记得爆炸声“格外响”,时间是晚上10点半左右。
此前,官方起初通报的爆炸发生时间是“23时20分许”,后又改为“23时30分许”。记者采访到的其他目击者也表示,听到“第一次爆炸”的时间是23时30分左右。
也就是说,按照陈国亮的说法,在官方通报的、绝大多数人听到“第一声爆炸”之前,堆场内就已发生过一次“爆炸”。
陈国亮说,他听到那声“爆炸”后,跑到了公司外面,过了大概四五分钟,消防车的警笛声就响了起来。他还专门跑回公司抬起大门的拦车杆,以便消防车进入。最先抵达的有5辆车,包括消防车和警车。
陈国亮记得,消防人员到场后,开始向起火的地方喷水。喷了十几分钟后,火势“没有一点压下去的迹象”,消防人员开始向外撤,他也跟着向外跑。很快,一次更大规模的爆炸发生,他被炸飞,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另外一家公司的堆场里。
在瑞海公司,陈国亮的工作职责一是运抵录入,二是兼安全员,辅助公司的消防部开展工作。他的日常工作是在货物进场时记录重量、集装箱号和铅封号。他说,自货物进场,就要向海关传送运抵报告并且录入,货物运出时也要录入相关信息。
一位曾在瑞海公司爆炸仓库工作过的工人认为,瑞海公司的堆场管理还是规范的,货物进出都须登记。只要进场,就不允许携带打火机等物品。
一位给瑞海公司堆场送过货物的工人表示,从公司大门入口就要登记,什么货物、多少吨重,都要记清。登记时会用电脑记录,打印出一张单子,给出货物将被装入的集装箱号、列明属于哪一类危险品、到哪个区域找人装卸货物,所有经手人员都要在单子上签字,“一个也少不了”,不然最后连门都出不去。
据这位送货人描述,瑞海公司的堆场内有两排大仓库,仓库之间是装箱的空地。货物不会混杂堆放。6米高的仓库是一个大间,没有隔离,不同区域立着不同分类危险品的大标志牌。有的货物送来后就要装入集装箱等待运走,有的则是一些散货,需要暂时入库。
陈国亮说不清楚,堆场内众多的危险化学品中,是什么物品引起了事故。8月15日,天津市安监局副局长高怀友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事故现场存放的化学品分为两部分,一是集装箱区域,二是运输区域。通过询问企业责任人等相关人员,已确定部分化学品种类。要全部核实、确认危化品种类名称,还需开箱确认。
事发当晚住在办公楼4层的瑞海公司叉车工张华(应采访对象要求匿名),日常工作即是把散货装入集装箱。张华说,氰化钠是堆场里平时可见的货物,这个月他就装过氰化钠。但他不知道这批货物事发时是否已被运走。事发当天作业时,他没有装过氰化钠。
中国科技网8月15日引述现场专家的消息称,14日上午,河北省一家生产氰化钠的货主来到爆炸现场,排查氰化钠的分布情况,对氰化钠及可能含有氰化钠的土壤进行回收处理。这批货物用于出口,总量约700吨。现场许多氰化钠的包装已被炸开。从目前检测的数据判断,尚未发生氰化钠的大范围泄漏。
高怀友还透露,现场组织了技术人员喷洒双氧水,以减轻污染。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鲁远教授估计,根据美国药典,原地处理700吨氰化钠,大约需要900吨双氧水。
南开大学化学院教授席真表示,区域中残留的氰化钠,用双氧水处理后会释放氨气,毒性极大降低。如果高空风大就容易处理。爆炸核心区化合物在爆炸后大部分应已燃烧化为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等气体,毒性大部分丧失。氰化钠遇水会变氢氰酸,在超高温中也能变成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等低毒物。
另据天津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包景岭介绍,8月13日13时到8月14日24时的监测数据显示,事故现场警戒区外17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未检测出氰化物等有害有毒物质,空气质量达到二级良好水平。
本报天津8月15日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