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部明确叫停在家上学 海外如何协调在家上学和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景明江苏台记者沈杨)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在家上学”这种极为小众化的教育模式最近屡屡被媒体提及,备受社会争议。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这是国家首次明确叫停“在家上学”和“私塾”教育。
还记得雪地裸跑一跑成名的“裸跑弟”吗?去年5月,“鹰爸”何烈胜,把“裸跑弟”从学校接回家,让孩子接受全方位的“鹰爸学堂”教育。今年2月,“鹰爸”又携儿子“裸跑弟”一起报名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课程。“鹰爸”认为,现在中小学所学的知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不大。他这种先定目标,然后“直奔主题”的教育方式,效率更高。“在南大销售与管理的学习,不要考语文、数学、外语,这些功课恰恰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所谓的“必修”,我的解应是针对自己专业未来工作方向的必修,而不是现在泛泛意义上所有人的必修。”
“鹰爸”希望花六年时间培养“裸跑弟”,让儿子13岁就成为少年大学生。在中国,在家上学仍是小众化的自我探索。对于特立独行并对现行教育不满意的家长而言,“在家上学”显然属于对现行教育的逃离与替代。采访中,对于在家学习市民翁女士表示不能接受,“孩子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多是一种同伴教育、社会交往,和老师、同学有各种各样的交往,进私塾后这方面会削弱很多。”
也有家长认为,能否“在家学习”要考虑孩子自身以及家庭环境,曾女士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模式,如果私塾或在家上学可以提供这种独一无二的成长模式,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教育本来就该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虽然在国内“在家上学”的可行性存在较大争议,但在一些欧美国家“在家上学”早已风生水起。有报道称欧美在家上学的孩子有200万左右。
“公立学校”概念在欧美国家最近一两百年才广泛普及,在17、18世纪的英国小说中聘请一位家庭教师才是贵族圈子的普遍做法。来看英国,教育的责任是如何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如今的英国社会又对“在家上学”持什么样的态度?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英国观察员侯颖介绍,英国16岁及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三种接受教育的方式,分别是就读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以及在家接受教育。目前英国有一部分4到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学习,由其父母或导师教授。根据媒体报道,过去几年间,英国在家接受教育的人数增长了65%,父母让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的理由包括生活方式不同,或不满意当地学校、与学校存在分歧以及存在特殊需求、防范校园欺凌和一些宗教问题。根据190个地方政府信息统计反馈显示,目前有3.7万人选择在家接受教育,英国政府表示,将继续尊重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的权利。在英国,对于升学而言,进入英国本科阶段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A-Level考试,考试试题由所属的考试委员会统一命题,平时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全球统一的全英文教材,在家教育的家长可以订购教材后在家系统的教孩子,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网站,或一些允许自修生参加报名的学校进行考试。
再来看法国。早在1882年,法国规定孩子的受教育权,如今绝大多数法国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不过也有例外。这些少数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又如何与社会教育“接轨”?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法国观察员魏伟琼介绍,法国的法律规定6到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但并非一定要到学校课堂上,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在家学习。父母可以选择远程教育的课程,也可以由父母自行订立学习计划。这种模式叫做家庭学校,父母必须先向当地政府申请,经过审核后才能够让孩子不去学校上课。如果父母没有申报将面临1500欧元的罚款。选择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因不认同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或认为学校的节奏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不希望让孩子在集体教学中失去个性、自信和好奇心。
对于在家学习的孩子政府每年至少会进行一次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专门的学院调查专员定期跟进调查,主要了解孩子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给孩子一些测验,评估孩子是否可以继续在家学习。评估的结果不理想通常会进行二次测验,如果结果仍然不理想,调查专员会提出终止让该孩子在家学习的状态,要求父母在15天内到学校去申请注册,到学校去接受教育。家长拒绝把孩子送到学校,有可能面临入狱6个月以及7500欧元的罚款,理论上这种家庭学校教育的模式在双重监控之下进行,但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跟进不足,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而影响孩子学习成长的情况,选择这种教育模式的家庭多数只有中等收入,为了减低开支选择撤离大城市到乡下去定居,有教育界人士担忧,放弃学校教育可能会让孩子孤立于社会,延迟他们学习与他人相处与交往的能力。
最后来看俄罗斯。俄罗斯在家上学已成为一件寻常事,俄罗斯教育主管部门在十几年前为此出台专门条例,进行详细的规定。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1994年6月俄罗斯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校外考生制形式、家庭形式接受普通教育的示范条例》, 为解决和落实在家上学提供政策依据。去学校还是在家上学, 由受教育者个人根据需要选择,最重要前提在于所有受教育形式必须达到统一的国家教育标准。据统计,俄罗斯目前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远远超过10万人,但名义上必须在普通教育学校注册。依据普通教育大纲的国家统一标准,对此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行日常式监控和考核,没有通过者必须回校上课。教育管理部门对在家上学的毕业考试有严格规定,其义务及要求与学校学习的学生相同。家长或监护人可以根据需要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任意阶段决定孩子开始在家上学形式, 亦有权在学习的任何阶段决定返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完成严格的学校教学要求,仅靠孩子的爸妈,往往有些“力不从心”。张舜衡指出,在俄罗斯聘请家庭教师花费不菲,一般只有富裕阶层才负担得起。而在家上学逐渐变成“贵族教育”的代名词。按规定,凡获准进行“在家上学”的孩子家长可以拿到一笔国家每年应该花在每个小学生身上的培养费作为补贴。但事实上,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绝大多数是富裕家庭,他们花在孩子身上的远比补贴要多。被聘请到家庭任教的老师,报酬由双方参照“市场行情”协商确定, 每节课时费起码超出国立普通学校加课时补助标准的三至五倍。从表面上看,在家上学在俄罗斯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实际大多数采用这种方式的家长已经使孩子接受教育的性质发生变化,公立的学校教育变成了自费的家庭教育,国立的学校只起监督检查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