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有幸福感的城市是长春--长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解读
你幸福吗?
这个问题,长春人最有发言权!
连续九年成为中国最有幸福感的城市,便是最完美的答案。
为了让人们感受到幸福,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们很努力地工作着,为了这一年年的幸福荣誉,长春人奋斗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长春骄傲”。
未来什么样?长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王君正书记在报告中清晰地描绘出“未来长春”的蓝景。每一个长春人,都可以为自己的未来点个赞!
今天起,我们将这些“长春骄傲”进行集中展示,希望它们能够激励我们稳步前进,更希望它们能够成为长春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2017年,长春人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解读
——未来篇——
未来五年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在中国共产党长春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我们要始终突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个发展方向,加快推进长春参与区域发展、集聚资源要素、抢占发展先机、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做到“五个一”
与此同时,在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生动实践中,努力实现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功能完善、生态一流、人民幸福“六个目标”
2016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12月1日在北京发布,长春在一次上榜。这已经是长春连续九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能够被评委“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确实很不容易,它需要组委会广泛吸取国内外专家学者意见,调查采集的大数据,涵盖居民收入、生活品质、城市向往、旅游向往、就业、生态环境、治安、诉讼咨询、交通、教育等十六大类50个指标。
这么看来,能够连续九次都获评那就更加的不容易啦。
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获评呢?让大家来看看我们为什么生活在长春最幸福。
脱贫攻坚
•率先实现“双70”脱贫目标•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救助“长春模式”在全国推广,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普惠民生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群众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多措并举促进就业,累计新增就业62.8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暖流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构建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城区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校、农村延伸,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全力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老龄以及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解决热点问题
•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专项整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五个一
1一个高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在全省的首位度持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增强
2一个前移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逐步实现速度换挡、结构升级、动力转换,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一个领先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在全国省会城市保持前列,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自然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4一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5一个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六个目标
经济发达 长春进入中等发达城市行列
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经济规模加向“万亿俱乐部”迈进,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全力建设世界级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研发制造服务基地,努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健康、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6个千亿级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1000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新增1000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长春进入中等发达城市行列。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互联网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全面增强,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长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法制优良民主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
长春将成为全国一流的法治城市,着眼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法制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尊重尊严、公平正义、和谐友爱、安全有序的社会秩序逐步形成。功能完善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面积450平方公里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常住人口达到8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快速路体系、轨道交通网络、慢行系统全面形成,畅通水平稳步提升。老旧地下管网基本完成改造,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能够满足当期需求并适度超前。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加大老旧小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力度,城市形象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辐射、集散、带动能力不断扩大,成为区域性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务活动聚集中心。生态一流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2%以上
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约束性指标全面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符合海绵城市标准的建成区面积达到20%。伊通河城区段成为百里生态长廊。市域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空气清新成为常态。人民幸福受教育年限提高0.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教育、体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稳步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0.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7%以上。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全面提升,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年以后,咱们的长春建设成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到那个时候,我们的“五个一”和“六个目标”全部实现。咱们就一起吃着火锅哼着歌啦,想想都觉得幸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