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华夏文化传承千年,非遗如其中明珠璀璨闪烁,散布于祖国大江南北。在京城,有这样一颗散落的明珠——单弦。它曾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形式之一,形式轻快活泼,表现力强,音乐曲调丰富,语言生动,文言白话兼宜。在这个假期,北京科技大学华夏拾遗“京隅入弦”实践团十二位成员有幸于京一隅,探索单弦的故事,与众共吟弦音、听鼓响弦鸣。
团队在实践初期规划中,拟通过形成访谈录、大师课、海报文创及小程序等形式向大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单弦”;与此同时,为庆贺党的百年华诞,希望通过对非遗文化进行的宣传和推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单弦”。
“ 年轻人应该要先走进经典,好的作品要多听多了解。然后学会去选择,有选择地去欣赏和了解这些艺术”在采访过程中,北京市曲艺团曲艺伴奏家,国家一级三弦演奏家、曲艺伴奏家马小祥老师如是说。在十四天的实践中,团队成员相继采访了马小祥老师、张卫东老师、顾伯岳老师、王维新老师和杨林老师等几位曲艺名家,整理了近千字的访谈录。我们通过
微信公众号“京隅入弦er”推送采访内容,并命名为“名家面对面”。采访视频、相关采访报道与记录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线。其中的采访任务大部分在疫情前完成线下记录,在疫情突袭下,我们在线上继续保持与各位老师的交接。
考虑疫情当下,能够更好地向大众宣传和推广单弦,同时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了解和认识单弦的途径。团队跟进“单弦”小程序制作,“鲸鱼小课堂”以及“智慧入弦”等栏目。基于单弦“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团队后期协商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开展大量线上授课、研讨会以及红色赏析会等“互联网+”新模式。为了单弦后续的吸引力和宣传力,小队完成大量文创制作。目前推出表情包、明信片、徽章、亚克力等新文创。
我们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如同非遗——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踊跃在这片土地。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理念:“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单弦非遗传承上同心、为中华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华夏拾遗“京隅入弦”,我们一直在路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