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西宁10月22日电 题:江源玉树:“智慧”+爱心激活基层“细胞”
作者 潘雨洁
站在智慧城市视频监控大屏前,才文久丁专注地凝视着玉树市的大街小巷:“从震后重建,到实现跨越发展,如今的玉树景美、人美、生活美。”他动情地说,“见证、参与、分享家乡每一天的变化,我很幸福。”
才文久丁是青海省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身后的服务大厅里,接线员正在接听“12345”热线。“热线为网格员、企业和民众提供全天候服务,从2019年至今受理三万余起诉求,办结率在80%以上。”他介绍。
开通热线的同时,才文久丁带领团队钻研大量书籍资料、借鉴别省经验,开发出掌上便民APP“玉树通”。
“APP利用人脸识别、图文上传、电子签章等技术,”才文久丁边说边在手机上演示,“市民在手机端即可入学报名,申请高龄补贴、低保、临时救助,预约办理身份证、出生证、居住证,还能缴纳水暖费。”
目前,玉树市4个街道8个乡(镇)共划分基层网格366个,18000名网格员通过“玉树通”APP的“随手拍”功能,每日上报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环境卫生等事件,构建覆盖全市的精细化管理网格。
走在琼龙路社区,韩英健能熟悉地说出每条小路通往哪里,迎面走来的人叫什么名字。他是琼龙路派出所所长,从震后重建的征地拆迁“调解员”,到如今“送平安进万家”的“勤务员”,他在基层一干几十年。
所里警力13人,负责辖内一万多民众的安全。任务重、人手缺,“好在执勤有警车、执法记录仪,各小区、路口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目前还在进行‘E智采’常住人口信息录入,借助这些设备手段,效率比过去提高很多。”韩英健说。
肺部纤维化、肺功能严重损伤,是韩英健高强度工作落下的病根。高原的冬天更加缺氧,他必须每天服用各种药物,晚上离开呼吸机便无法入睡。“身边人劝我去气候好的地方治病,但我离不开这间小小的派出所,更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家。”
与韩英健一样“放不下”的,还有折龙达社区党支部书记白玛拉毛,她是老人们口中的“布姆苏苏”(藏语,意为宝贝女儿):“白玛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从不嫌脏、不嫌累,连亲生儿女都做不到这么细致。”
从2013年担任社区书记以来,白玛拉毛动员社区工作人员、亲朋好友组成“格桑花”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孤寡、独居老人上门服务,打扫卫生、修剪指甲、谈心聊天、征集心愿。
随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成立,目前已成立5支志愿者队伍。每月藏历15号,辖区多家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就餐素食,送去青稞炒面、被褥、营养品等生活用品。白玛拉毛的“格桑花”盛放在更多人心间。
同时,白玛拉毛提出基层党建“135”工作法,加强社区人员业务学习,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干社区工作,要有爱心,更要讲方法。”她说。
据了解,近十年来,玉树市投入4609万元建成智慧化管理服务综合平台,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运行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