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都 芃
这款空调控制器能够根据车厢内的温湿度、拥挤程度等参数,实时计算出最佳的送风量,保障在不同情况下,空调系统都可以自主进行灵活调整,让车厢温度始终维持在较为舒适的范围内。
任振余 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援保障部创修主管工程师
地铁——贯穿城市的“大动脉”,每天将数百万人输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近年来,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在地铁中得到普遍应用,每天陪伴着我们的地铁正在变得更加智能、更加便捷。
不久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型“车辆新型智能空调控制器”通过国家级权威机构性能检测,未来将正式投入运营。该空调控制器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实时智能调节车厢的温度,始终确保车厢温度适宜,为乘客带来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
北京地铁面临的“空调困境”
如果问地铁里的什么硬件系统对乘客的乘车体验影响最大,空调系统一定榜上有名。总有乘客反映地铁车厢中的空调忽冷忽热,这似乎是如今许多地铁都会面临的“空调困境”。
解决这一难题前,我们要先搞清楚地铁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地铁列车每节车厢都配置了空调机组,启动制冷模式后,冷风会经送风道向车厢内送风。北京地铁车厢的目标温度范围通常为24至26摄氏度。车厢内的温度传感器会对车厢的空调回风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超过目标温度,便会启动制冷模式,并对温度进行追随控制以力求其保持在目标温度范围内。由于地铁车厢内有出风口和回风口,出风口一般被设置在列车座椅上方顶棚格栅处。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送风时,位于出风口的部分乘客便可能会因为冷气还未与车厢内热空气充分混合而感觉温度不适。
与此同时,不同时段的客流量不同,也会对空调使用效果造成明显影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在目标温度一定、空调出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地铁运行的高峰时段,较大的客流量会使得空调制冷速度减慢,部分乘客便会感觉车厢温度偏高;而平峰时段车厢内乘客较少,空调制冷速度较快,部分乘客尤其是老人、小孩等对温度较为敏感的人群便会感觉温度偏低。此外,地铁在部分高架线路运行时,受到光照强度或大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车厢内温度比较不稳定,乘客也可能会有忽冷忽热的感觉。
问题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这关系着每一位乘客日常的出行体验。要破解这一难题,科技或许是最好的帮手。不久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研发的“车辆新型智能空调控制器”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为破解“空调困境”交出了一份科技答卷。
给地铁空调装上“智慧大脑”
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援保障部创修主管工程师任振余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相比传统空调控制器较为机械的控制方式,新型空调控制器的智能程度得到大幅提升,解决了当前空调系统中的诸多“痛点”问题。
“这款空调控制器能够根据车厢内的温湿度、拥挤程度等参数,实时计算出最佳的送风量,保障在不同情况下,空调系统都可以自主进行灵活调整,让车厢温度始终维持在较为舒适的范围内。”任振余表示。
不仅如此,针对过去高架线路面临的地上、地下温差大,空调系统反应不及时的问题,该空调控制器同样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以往的空调系统不能提前判断列车身处地上还是地下,这样会导致温度调控决策滞后,空调使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任振余表示,新型空调控制器能够与站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提前获知站点信息,在进入地上站点前便提前开启空调系统,加大送风量,使得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车厢内的空调使用效果都能够保持一致,是当之无愧的空调“智慧大脑”。
“智慧大脑”能够高效运行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庞大的数据基础。
任振余表示,安装在车门上的探测器、车厢内的摄像头就像是新型空调控制器的“眼睛”“耳朵”,利用它们可以获知车厢内的人员密度,再把这些数据输入空调控制器,控制器就可以计算出最佳的送风量。
数据量的大幅增加,需要通信能力的同步提升。任振余表示,在采用新型空调控制器后,过去车辆通信通常采用的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车辆的通信方式被升级为以太网。
从今年2月启动研发,到11月通过验证进入静态测试阶段,研发团队仅用9个月的时间便将该空调控制器从想法变成了现实。接下来,该空调控制器很快将“上车”开展动态测试。
“我们争取赶在明年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期前,将该空调控制器正式投入使用,努力给广大乘客带来更舒适的出行体验。”任振余对此信心满满。
各地地铁“黑科技”层出不穷
事实上,早在此次研发新型空调控制器前,北京地铁针对空调系统已开展多次技术创新,如加装光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与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终端,改善空气质量,去除车厢异味;安装倍增风机,改造送风格栅,优化出风方向等。
不只是北京地铁,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多条地铁线路广泛应用多种科技手段、大胆创新,给乘客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出行体验。
比如,不久前开通的深圳地铁14号线便集合了自动驾驶、刷脸过闸、无线充电等多项“黑科技”。
深圳地铁14号线全线采用自动驾驶模式,最高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公里,并应用了列车休眠唤醒、障碍物以及脱轨检测、远程复位重投等多项最新技术,可实现列车全时段全自动驾驶功能。同时,配合全自动运行的信号系统,深圳地铁14号线能够有效提高线路运营效率和运输能力,缩短停站时间和列车追踪间隔,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行速度、准点率。
除此之外,在便利出行方面,深圳地铁14号线所有车站的闸机均设置了人脸识别设备,乘客可享受“刷脸”过闸服务带来的高效便利。除了能“刷脸”过闸,针对“免票群体”深圳地铁14号线还上线了“刷手”功能。符合免费票卡政策的乘客,只需利用自助票务处理设备的“掌静脉识别”功能绑定个人信息,即可实现“刷手”过闸。
无论是看得见的硬件升级,还是看不见的软件更新,科技正在悄悄改变着昼夜穿梭于城市之中的地铁,我们的每一次出行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高效。(来源:科技日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