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湘潭1月14日电 (张雪盈)下许广高速沿320国道车行两分钟,由袁隆平院士亲自授牌的“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中心泉塘子中示范基地”就静静矗立在路旁。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先后吸引了164个国家和地区的八百余名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访问。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在此考察时感叹,就杂交水稻栽培而言,应是“上有天堂,下有泉塘”。这块小地方的声名远播,离不开泉塘子中示范基地负责人李罗斌的努力耕耘。
提起李罗斌,泉塘子一带的农户并不陌生。尽管临近春节,农业生产已进入“冬闲”期,这位80岁的老人依然在每日8点前准时抵达湘潭市泉塘子农技站,或选品育种,或收集民众意见,又或者为前来咨询的种粮大户答疑解惑。“这是我的‘收官之年’,春节后我将离开岗位,希望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李罗斌说。
李罗斌在水稻田中劳作。 李罗斌提供自1962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至今,李罗斌已在一线奋斗六十年,累计为泉塘子引进杂交水稻新组合192个,为农民增收数亿元。泉塘子的“两系法杂交稻”栽培示范种植也实现了“推广时间最长”“全省面积最大”“全省产量最高”与“国际影响巨大”,成为“中国杂交水稻种植第一乡”。
“只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才能深切感受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李罗斌念高中时,父亲因饥饿罹患水肿病辞世,对他造成了深刻影响。在这位全国劳动模范者眼中,农事无小事,农忙时应顺时节播种施肥,农闲时则应专注研究,以不断提升稻米品质,帮助百姓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
如何才能算吃得健康?2013年,古稀之年的李罗斌将目光投向了“富硒农产品”。“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补硒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李罗斌回忆,当时的富硒大米中硒含量普遍在每公斤40到300微克左右,健康成人每日的主粮摄入在0.25公斤左右,因此,要达到每日补硒量,则必须提高单位大米的硒含量。
说干就干,确定好研究方向后,李罗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品育种,在水稻叶面喷洒“硒阳康”富硒液,将富硒稻打造成高硒稻。经反复试种,最终从77个优质稻品种中确定了4个系列品种,又通过再生稻种植的方式,开发出“忠香优丽晶”高硒功能米。
李罗斌遴选培育的品种。 张雪盈 摄“目前,我们主要种植推广的是每公斤硒含量在1820左右的高硒米,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除此之外,还有针对特殊人群的每公斤硒含量在8000微克的高硒功能米,能满足部分代谢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的老年人所需。”泉塘子农技站生产经理李启龙说。
“富硒水稻不仅能让民众吃出健康,也能让农民种出财富,是真正的‘硒’望工程。”李罗斌介绍,每50公斤富硒稻的价格约高于市场价50元,每亩能增收500元,相比于普通杂交水稻,种植富硒稻一年就可为种粮大户增收数万元。
提及退休后的打算,李罗斌表示,尽管自己年岁已高,即将离开岗位,但对高硒功能米的研究并不会停止。如今,李罗斌正在加快培养推广高硒水稻的后备力量,冀让“硒”望的田野撒满希望的种子。(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