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上海2月24日电 (记者 许婧 郑莹莹)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等10家单位的代表24日相聚上海,共同研制“外来入侵水生生物监控方案”。
在已过去的2022年,中国的“江湖”并不平静。鳄雀鳝的“现身”、福寿螺的“北扩”……相关事件让中国公众对生物入侵越来越关注,也让科学家加速了对外来入侵水生生物的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外来水生生物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入侵风险评估和防控”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当天在上海海洋大学召开。会上,项目组宣布将陆续对100余个入侵物种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还公布了外来入侵水生生物监测站点的设置情况。项目组将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设置33个站点,分季度采集水样。
10家单位组建了5支团队,分别从外来水生生物的鉴别、环境适应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数据库构建以及防控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李晨虹表示,生物在水体里会“排”出一些DNA,团队要做的就是通过环境DNA监测水生生物物种。
项目组将研发超过20种入侵水生生物的eDNA(environmental DNA,环境DNA)识别技术及检测试剂盒,建立便携式eDNA物种鉴定,构建10种入侵生物的基因组图谱、适生区风险评估和扩散模型,建立动态实时监测数据库等,为保障中国重要水域航运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