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开网络流行语、表情包就不知如何开口;在正式场合说话,突然“卡住”,大脑一片空白;与朋友面对面坐着,却相顾无言,尴尬非常……不少年轻人感慨自己的表达能力下降,“词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年轻人为何“词穷”?又该如何摆脱“词穷”?在中国青年报社出品的新一期《参数》节目中,一些受访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线上侃侃而谈,线下“欲说词穷”
“线上通过表情包、网络流行语交流,显得大家融入得很好。”但当回到线下,00后大学生李欣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她感慨,每次放完长假返校,和同学见面都有种网友“奔现”的感觉,突然不知该说些什么,“线上‘e人’,线下‘i人’(MBTI人格测试,e人指性格外向的人,i人指性格内向的人——编者注)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在线上比较‘e’,谈吐交流更自如。”19岁的大一学生曹洛萌坦言,到了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出现过大脑突然“宕机”、一片空白的情况。
25岁的姚文进在新媒体行业工作,在他看来,网上的交流比较简约,有时一个词或一个表情包就能反映个人的想法和心情,但在线下,则需要即时的、真实的反应,这时容易出现“词穷”的情况。
“在专业领域内,我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日常的表达中,语言能力有所下降。”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王晨松说,自己在表达情绪时,会因为想不到词而“卡住”,而且有时难以精准表达想说的内容。
“从我接触的年轻人来看,最直观的感受是他们的表达意愿不太强,你问一句,他答一句,不太会主动沟通。”作为一名70后,王玲记得自己年轻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名人大家的句子,而现在不少年轻人更喜欢用网络流行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快讯网立场。)